《误杀2》肖央封神:直击人性的灵魂拷问,林日朗的死谁该负责任

来源:网友投稿   发布时间:2022-01-10   浏览次数:322    看图模式

文 欣然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

创作不易,侵权必究

导言

肖央主演的贺岁片《误杀2》,票房直逼10亿,距离《误杀1》的13亿票房,仅一步之遥。

尽管有人质疑片中的悬疑部分,但不可否认:几乎所有人,都被肖央所饰演的林日朗心理破防,继第一部之后,肖央再战封神。

影片一开场就很高能:劫匪林日朗,经过一系列周密策划,持枪在医院劫持人质,警察迅速包围医院,女记者李安琪单枪匹马进入劫持现场,还原事件真相。

与其他劫匪不同,林日朗不是为钱,也不是为泄私愤,而是为了救人。

他本是人群中的普通一员,没啥大成就,有点小幸福,一家三口过着比上不足,比下有余的平淡日子。

而这平静的一切,被一场意外打破了。

8岁的儿子小虫意外昏迷,需要移植心脏,200多万的手术费,将这个家庭瞬间压垮。

他们变卖家产,四处借钱,申请重疾险,甚至借了高利贷……最后1小时,林日朗拿着救命钱赶到了,可心脏却莫名其妙地没了。

摧毁一个家庭,一个意外就够了,更何况一下来了两个。

病房里,虚弱的小虫正等待心脏移植;病房外,爸爸变身劫匪,逼着警察找回心脏。

父亲和劫匪,两个身份并存,你会站在哪一边?

01

第一次误杀:小虫

心脏去哪儿了?

当妻子阿玲,无意中听到院长和达马医生谈话,知道心脏被某大人物“劫走”时,林日朗被激怒了。

你永远不知道一个父亲,能为自己的孩子做出些什么?这句话属于两个父亲。

一个是为了让儿子活命,不惜持枪当劫匪的林日朗;另一个是同样为了让儿子活命,不惜利用职权偷走心脏的市长龙丹。

城市的另一端,刚刚发生了一起车祸,一个年轻人被推进手术室,那颗本属于小虫的心脏,此刻正被移植在他的身体里;而这个年轻人,正是龙丹的儿子。

而与此同时,作为正义使者的市长秘书萨丁,带着装有心脏的冷冻箱和专家团队,走进小虫的病房,所有人都在欢呼,因为孩子有救了。

没有人知道,这不过是场骗局:手术室里的医护人员,静静地围在小虫周围,一旁的冷冻箱空空如也,似乎在嘲讽着世人的天真;那一幕,令人不寒而栗。

“有的孩子是孩子,有的孩子不是普通的孩子”。

当林日朗对着另一位父亲龙丹,说出这句话时,可以想象他有多心凉。

同样身为父亲,要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孩子,一个从小在单亲家庭长大,没有享受过母爱的孩子,就这样突然离去,龙丹市长受不了,他拼了命地想救儿子,这没有错。

可因为身份特殊,他一句话,后面就会有很多人“急领导所急”,想尽办法完成任务,哪怕抢走心脏,嫁祸于人,伪造真相。

他们不会想到,小虫只有8岁,他的生命是无辜的。

“为什么我们辛辛苦苦,老老实实,只想给孩子一条命,可最后赢的总是你们?”

林日朗在手术室外,用枪指着龙丹,陷入深深地绝望。

这场从头到尾,经过精心设计的大戏,究竟是误杀,还是谋杀呢?

02

第二次误杀:林日朗

林日朗是个编剧,因为拗不过投资方,剧本结尾被改成了这样:劫匪因儿子离世而报复社会,开枪射杀了所有人质。

可私下里,林日朗却为男主设计了另外一个版本:正是这个B版本,反转了整个结局。

林日朗在医院劫持计划之前,做了和儿子的器官配型;劫持现场,他向主治医生达马,问了一个只有两人懂的问题。

林日朗问:“我是不是还有最后一次机会?”,达马医生点了点头。

这意味着,在劫持计划之初,林日朗就做好了实施B计划的准备:用自己的命去换儿子的命。

手术室外,林日朗对龙丹说了一段话:

“我们被侮辱,被损害,被压榨,我们可以忍受,但我们要为孩子争取,让他们免于这样的生活,如果一切抗争都无用,那我选择自己不要变成野兽,不要变成我要打倒的那些野兽。”

于是,他和龙丹共同演了一出戏,让警察误以为他要伤害人质,逼警察开枪“杀”了自己。

至此,林日朗完成了他的B计划,把最后的话留给了小虫:“我曾经以为,能够一辈子陪在你的身边,但仔细想想,谁又能陪谁一辈子呢?”

这同样是一场惊心设计的大戏,林日朗邀请了所有人入局:记者,警方,医生,人质,市长,围观群众,所有看到和听到消息的人,甚至包括观众。

枪是假的,劫持是假的,杀人是假的,穷凶极恶是假的;心寒是真的,绝望是真的,爱是真的,善良是真的。

什么是真,什么是假?什么是对,什么是错?

有时候很难界定,我们唯一能守住的,是自己内心的道德防线。

林日朗曾向任达华饰演的警察张正义发问:你是猫还是老鼠?这个问题很有深意。

市长,秘书,卫生部长,院长,做器官买卖的商人,如果他们没有被发现,都还在自己的位置上好好坐着,赚取着名和利。

可他们始终上不了台面,为了守住秘密,要做一辈子“老鼠”,面对良心的不安。

作家臧克家写道:有些人死了,他还活着;有些人活着,他就已经死了。

倒地的林日朗面带微笑,以死亡宣告了最后的胜利。

这不是一次误杀,而是一心赴死。

03

第三次误杀:舆论

如果说《误杀1》中,李维杰是单枪匹马,与警察展开1对1对决;那么《误杀2》中的林日朗,处境要复杂很多,他面对的情形是1对多。

除了看得见的对手:警察,人质,院长,卫生局长、市长秘书,市长……,还有暗潮涌动的力量,比如:围观人群,小虫病房的病友,以及社会舆论。

而后一种力量,有时会更强大,甚至会形成绞杀。

如果仔细观察,会发现林日朗在众人眼中的形象,一直在变化。

一开始,人们对于劫匪十分愤怒,他们希望警察赶紧冲进去解救人质,击毙罪犯。

而随着记者报道出真相,人们开始同情林日朗一家,这种情绪在孕妇人质夫妇被释放后,达到高潮。

当妻子对人群说:“他是好人,抢走他儿子心脏的人才是坏人”,民众们开始一边倒地支持林日朗,并将愤怒指向了卫生部长。

可接下来,当警察偷袭林日朗被他“反杀”,民众又开始倒戈;小虫的病房被病人家属围攻,他们坚持要把奄奄一息的小虫赶出医院。

然而,事件再次反转,记者李安琪在大雨中揭发真相,引出幕后的市长和市长秘书;围观群众再次被激怒,他们要求市长下台。

而到了最后,林日朗被警察击毙,现场一片混乱:张正义大喊:“他的枪是假的”;达马医生冲进人群,把林日朗送进手术室;围观群众全都沉默了。

同样的林日朗,同样的劫持事件,同样的围观群众,短短几十分钟,认知和情绪不停反转;这非常耐人寻味,不禁让人联想到当下的吃瓜群众和网络暴力。

影片抛出了一个问题:林日朗到底是个什么人?

面对这个问题,伶牙俐齿的女记者李安琪都沉默了,我们似乎找不到合适的语言,来定义这个角色。

正如导演戴墨所说:“我们没有办法用一个事情去定义一个人,因为对于一个人的定义就是一层误杀。”

权利能杀人,舆论也能杀人,我们都可能是“误杀”了别人的那个人。

影片最温暖的,是林日朗的葬礼,当初医院对决的被劫持者们全都来了,远处还有一个年轻人深深地鞠躬,那是市长龙丹的儿子。

爱能唤醒爱,恨能激发恨。

世界不是孤岛,我们的每一次选择,都影响着千千万万人,哪怕是小小的萤火虫,也能在黑暗中成为光明。

写在最后

林日朗走了,他是笑着走的,以一已之力,终结了仇恨,换回了和平。

可这个结果,又让人有些不平:他只是一个深爱孩子的父亲,他没有伤害任何人,谁又该为他的死负责呢?

反观整个事件,你会发现每个当事人,都有充足的理由。

市长只是想救儿子,秘书只是想讨好领导,卫生部长和院长只是想保住位置,医生只是想守住饭碗,警察只是想保护人质……每个人不想作恶,都有着自己的“迫不得已”。

就连把病中母子赶出病房的家属们,都有充分的理由:我们不与绑匪家属为伍。

看上去,每个人都很自洽;只除了一点,生而为人,你不该如此冷漠。

片中有句台词很扎心:

这样的事情,可能发生在千千万万的普通人身上,下次轮到你呢?

片尾的彩蛋,导演安排了一个C计划的平行空间。

意思是,整个故事只是林日朗的剧本,并非真实事件;这个设计,观众褒贬不一。

其实人生如戏,戏如人生,你愿意相信哪个,哪个就是结局。

【话题讨论】

你觉得谁该为林日朗的死负责呢?

【我是欣然,为大家分享心理知识,如果某些话题引起您的思考与共鸣,请关注打赏,感谢您的认可与支持】 855

0
本文由网络整理 ©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

相关内容更多

评论